淺談「解構模型刻線」

刻線「這個動作」並不難,只要用對工具、稍加練習,幾乎每個人都能刻出工整的線條;不過這樣的刻線只是基本功,因為「刻線的精髓不在刻線而是佈線」。然而該如何進一步學習佈線卻沒有頭緒,也不知如何踏出進階的第一步;問刻線高手,總是得到「多看、多練習」的標準答案...對吧?但這不能怪他們...因為這個「標準答案」並沒有錯。既便你問我這個草包,我還是會說「多看、多練習」!

常言道:內行看門道、外行看熱鬧;所謂「多看」不是只光用眼睛看很多厲害的作品我們就能學會了佈線,而應該是以除了看以外,你得有一套解讀的方式來解構它們,看看那些美觀的刻線它到底用了哪些元素、如何組成、如何安排、如何變化;這才是「多看」的重點所在。但問題是該如何「解讀」刻線呢?

最近在FB上我看一則「自由2.0肩甲刻線」的高手貼文,其線條構成並不複雜,但成果卻顯得相當精彩及豐富,我認為很適合作為學習解構的範例,所以我想來班門弄斧一下,示範我自己解讀的這一套方式,因此我特別情商原作者 - 江湖人稱「刻線快手 小江」提供我照片,以作為本文範例。筆者在此感謝 Madworks 的小江

更正啟事:小江本人訂正本文,故以上內容提到「小江」字串請自行解讀為「帥江」。以上!

上圖所見到的是刻線成品圖與右側佈線圖(畫作平面以方便說明)。我們可以看到肩甲頂面這區塊的視覺效果相當豐富;若無經驗者,除非原模照抄,否則運用到另一個模型也要一樣精彩,我認為有難度;關鍵在於我們只看到結果,卻不知道它從何而來。

一、看刻線、佈線不是只看密密麻麻的細節,首先我會先找出零件的分割線,看看它到底分割了什麼區塊、什麼大小、什麼形狀。以範例而言(上圖),肩甲頂面的這「兩條直線(橘色線)」是一開始就刻的線,主要用來暗示肩甲是由前面、頂面、後面的裝甲所組成。中央的黑線是零件原本就存在,因此頂面裝甲就自然形成兩個四方形。

二、如上圖,下方區塊多刻了平行於橘色線的「兩條綠色線」,這只是為了美觀,只是為了讓上下兩個四方形有差異而已。經驗告訴我,若有兩個一樣的圖案併置在同一個面,其中一個就要有所變化,不然這佈線就會顯得很無趣。

三、分割區塊結束後,接下來就才是看密密麻麻的佈線。如上圖,桃色的佈線再度分割了兩個四方形;主要用意在於讓區塊更富有變化、看起來有更多細節。這桃色線的佈線方式看似很多變,事實上說穿了也只是「三條水平線」外加「兩條扭一下的垂直線」而已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下方有個多邊形,不論它原先是否存在,在這個畫面中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,是不可或缺的...你可以用手遮掉它再看看,整體佈線是不是變得索然無味呢!?

四、如上圖,刻線中加入「粗線(藍色線)」作為點綴,主要的用意在於讓「線條不連貫」。因為單純直線或相同粗細的線條會容易讓人感到平淡,如果直線有粗細、或有其他變化,再視覺上是比較愉悅的,進而產生美觀的感覺。

舉個例子。如上圖,這兩條線你會特別注意另一條線,因為你的視覺焦點已經不由自主注意到該處了。這不是你的錯,是人的本能使然!這就是佈線、刻線時為何需要讓「直線扭一下」或「有粗有細」的原因了。

五、最後來看看這個精彩的刻線範例到底用了哪些元素?(如上圖)在範例中,他用了這四種常見的元素來組合變化;再歸納之後,看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!?偷偷告訴你,這些元素你可以運用在任何鋼普拉的任何地方,只要組合得宜,也能表現出不凡的刻線作品。

另外,不論哪一位高手的刻線作品你都可以發現這些元素;只要你多看、多解構,並歸納出他的組合方式,有了心得以後,在下一個模型製作時「套用你的心得」然後勇敢的「刻下去」,不管結果呈現得如何,這就是「一次的練習」與一次的「自我驗收」。相信我,反覆為之,只要假以時日,刻線肉腳也得變高手。

留言

張貼留言

本月熱門文章

模型刻線技巧(基礎篇)

我的模型刻線工具分享

混合吧!模型漆~ 混色篇